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的自身建設,尤其重視黨的作風問題,注重從嚴治黨。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堅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念好‘緊箍咒’,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督促黨員、干部‘勿以惡小而為之’,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鄙钊雽W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一、提高干部黨性覺悟,從思想上固本培元
第一,從思想源頭上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思想源頭來講,違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背離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理想信念動搖滑坡的表現。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武裝自己的頭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強化責任擔當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從思想的高度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清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錯誤思想源頭,根除以官僚主義反對官僚主義、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的錯誤思想。
第二,牢牢樹立民主作風的思想。從民主作風的思想來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上負責而不對下負責,不注重傾聽基層干部、群眾的訴求和意愿,想當然地決斷,制造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因而要樹立民主作風,一是要堅持民主集中制,黨員干部要發揚真正的民主,創新和改進領導方式,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避免出現個人獨斷專行的官僚主義。二是在解決基層問題層面,要詢問、聽取群眾的意見,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真正做到以人民的訴求為導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避免出現官僚主義催生的形式主義。
二、健全考核監督制度,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
第一,健全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推動考核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鑒于因考核機制不健全引起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必要強化制度建設。一是精簡考核程序,為基層松綁減負。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考核的重點在于是否切切實實為人民辦實事、解難題,一切考核“實”字當頭,而不是從一堆“留痕”的材料中去考核,尤其是切實減少不必要的考核。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將基層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來干實事、調研、學習,而不是犧牲節假日、雙休日疲憊不堪地應付無止休地“檢查”、“評比”,把基層干部從“疲勞戰術”中解救出來,有效克服終日忙忙碌碌而不見實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二是推動公務員考核分地域分類分層級考核。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工作性質和內容不同,可再研究細分,避免一概而論,職責不明,形成一套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考核制度。按制度規章辦事,全方位、多渠道考核干部,避免一味地層層聽匯報、看資料、查臺賬,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使干部真正做到各司其職,各謀其事,杜絕敷衍了事、應付差事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第二,健全黨和國家的監督體系。針對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采取預防和整治相結合的舉措。拓寬監督渠道,把黨內監督、有關國家機關監督、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憲法監督、人民監督和輿論監督結合起來,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正如鄧小平所言,黨沒有超乎人民群眾之上的權力,沒有向人民群眾實行恩賜、包辦、強迫命令的權力,沒有在人民群眾頭上稱王稱霸的權力。增強人民群眾對權力的監督作用,方能更好地考核干部、評價干部,并逐漸制度化、法治化,從根源上杜絕變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三、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發揚求真務實精神
第一,防止變異的“文山會?!?。當前文山會海的情況有所減輕,但需警惕變異的“文山會?!薄R皇情_會時間普遍縮短,但頻次增多。尤其是網絡視頻會議,微信工作群學習會議等頻頻,一些基層干部疲于應付開會,整理開會學習資料,上報開會資料等,開會的重點仍在“留痕”。二是一些應景造勢、不解決問題的會議增多,會議大多走走流程,拍拍照,美其名為“推動工作”,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討論問題。要切實防止變異的“文山會海”,提高文件、會議質量,力求精簡,防止變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第二,深入實地開展調查研究。理論聯系實際是中國共產黨三大優良作風之一,只有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的調查研究,才能真正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之對策,制定的相關政策、要求才能符合實際,符合人民的需求和意愿,從而避免“閉門造車”,避免“逼迫”出來的形式主義。即為了完成不切實際的任務而不得不搞形式主義,雖然從內心深處對形式主義深惡痛絕,卻又在不自覺地搞形式主義的畸形現象。深入實地開展調查研究,黨員干部要能放得下架子、擠得出時間、沉得下身子,務必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切實發現真問題,找出真對策,力戒搞形式、走過場,走“經典路線”。
第三,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求真務實是共產黨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本質上都是“虛”、“假”,不真不實?!耙环植渴穑欧致鋵崱?,做一切工作都要落到實處,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以事實為準繩,察實情、說實話、辦實事、重實效,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推動各項工作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切切實實地推進,一茬接著一茬干,不可拔苗助長,在全社會形成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良好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
四、深化基層治理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第一,進一步向基層放權賦能,激發基層活力與創造力?;鶎又卫硎菄抑卫淼幕鶎又卫碇写嬖诘呢煷髾嘈?、考核泛濫、碎片化管理等問題,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為進一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必要深化基層治理改革,激發基層的活力與創造力。一是把考核考評、行政審批、綜合執法等權力向基層放權賦能,讓基層有更大的空間和活力,避免機械執行上面命令以及不顧實際應付完成任務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二是健全基層自治機制,聚焦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和重要事項,定期開展民主協商,真正將權力置于陽光下,在發展中解決出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第二,增強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感,拓寬政治參與渠道。基層治理體系包括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要充分調動群眾廣泛參與,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以基層治理改革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是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充分利用政府門戶網站的公眾留言板、領導信箱、社區論壇等網站和熱線電話,領導接待日、民主座談會、群眾聽證會等面對面的交流,以及民政、信訪、紀檢部門受理群眾上訪案件等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窗口等形式,拓寬人民群眾民情民意表達渠道和反映問題途徑,擴大與人民群眾交流對話空間,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二是推動基層治理更有活力,完善辦事公開制度,拓寬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讓群眾好的建設性意見納入決策環節,使群眾成為政策執行的有力推動者,以有效遏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者 趙斐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跳出歷史周期率‘兩個答案’的內在關系與實踐路徑研究”(23BDJ115)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