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焦作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委黨校的具體指導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基本培訓為重要抓手,堅持黨校姓黨,踐行為黨育才、為黨獻策黨校初心,推進質量立校,全面從嚴治校,不斷推動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以基本培訓為重要抓手,扛起為黨育才政治責任
一是強化應訓盡訓,培訓對象更加全面。科學化制定培訓方案。全面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條例》《規劃》),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中共焦作市委黨校(焦作行政學院)培訓方案》,組織召開全市黨校(行政學院)校長(院長)會議安排部署基本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基本培訓牽引帶動作用,推動全市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精準化匹配培訓需求。逐條對照《條例》《規劃》和黨校工作條例,緊扣對象、內容、學制等關鍵要素,與組織部加強溝通協調、統籌謀劃,根據不同培訓班次對象特點,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合理設置教學模塊,差異化設置課程,推動教學內容供給與學員培訓需求精準匹配。規范化落實培訓任務。統籌考慮集中輪訓、專題培訓、任職培訓等培訓需求,結合黨校承載能力,合理安排檔期,高質量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次17期,培訓學員1081人次,實現了各級各類干部應訓盡訓。其中,舉辦各類主體培訓班次12期,培訓學員628人次;與有關市直單位聯合舉辦短期培訓班次5期,培訓學員453人次。
二是優化教學布局,培訓內容更加科學。突出理論教育。始終樹立“課比天大”的理念,以全國第六批干部教育培訓教材為依據,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題主線,持續開發黨的創新理論精品課程。上半年打造新專題43個,淘汰舊專題108個,專題庫更新率達到36.7%。同時積極申報省委組織部“干部教育好課程”2個,向沿黃九省區城市黨校聯盟推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教學案例”3篇、“精品教學課程”1個。突出黨性教育。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的宗旨、“五史”學習教育,扎實做好黨紀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在主體班走深走實。持續深入開展黨性教育“九個一”活動,組織學員開展誦讀經典、學員論壇、讀書分享會等活動52次,把黨性教育貫穿教學和管理全過程。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占總課時比例達82.2%,主體班次黨性教育課程占總課時比例達32.8%。注重履職能力培訓。針對不同崗位干部職責需要和能力短板問題,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扎實開展專題培訓。緊扣堅持“四個聚集”、推進“三十工程”等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邀請一線干部、行業專家23人次為學員授課,全面提升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組織主體班學員赴合肥開展異地教學,重點圍繞新能源材料、高端裝備及汽車零部件、養老服務綜合體等開展現場教學,通過實地看、現場學、當面問、深入談等方式,以先進地區的新觀念和新成果幫助干部開闊思維和眼界,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三是創新教學形式,培訓方式更加多樣。加強互動式教學。加大案例式教學的研發力度,年初組織各教研部召開座談會,談規劃、說想法、定目標、領任務,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助推案例式教學課程打造,邀請省委黨校專家教授到我校開展案例式教學示范培訓,組織教師線上學習中央黨校案例式教學相關培訓課程,通過“理論教授+原著精讀+案例分析+實踐學習”的方式,開發案例式教學專題12個,其他互動式教學專題13個。在主體班次中案例式和其他互動式教學的課程比重占總課時的比例分別達16%、21.6%,這種教學形式讓學員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認識,在集中研討中聚焦問題,在深入交流中解除疑惑,實現了學學相長、教學相長,獲得了主體班學員的肯定。開發情景式教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干部“二十字”標準,積極打造黨性教育專題片《跟著總書記做新時代好干部》,目前已完成了素材收集、劇本創作及錄制工作,正在進行后期剪輯,該片制作完成后,我們將應用在秋季主體班教學中。利用信息化教學。積極運用“線上+線下”“主課堂+分課堂”的培訓模式,以中央黨校網上黨校平臺為支撐,舉辦了鄉村全面振興培訓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培訓班、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提質增效培訓班、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培訓班等班次,推動了好課程、好資源向基層延伸覆蓋,實現普惠共享。在“懷川大講堂”實行全市主會場+分會場同頻實時直播,既解決了場地問題讓更多人能參與培訓,又節約了成本,效果很好。
二、以“精品科研”為導向,發揮為黨獻策獨特作用
一是狠抓精品科研。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先后申報全省黨校系統科研課題、省委黨校決策咨詢課題、省社會主義學院課題、省社科聯課題、市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及市社科聯課題等各類課題90項,目前已成功立項50項。積極開展理論闡釋,組織教師圍繞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新質生產力、“十大產業”“三十工程”等撰寫理論文章,在大河網、焦作日報、《黨的生活》《焦作經濟》等新聞刊物上發表理論文章92篇;積極向省委組織部報送網評文章20篇,其中《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一文被中組部采用。組織教師參加全省黨校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征文活動,報送理論文章5篇。獲評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優秀科研工作進步獎。
二是開展精準咨政。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特別是圍繞十大工業項目和十大民生項目,采取“教師選題、部門研題、領導點題”的方式,選定年度調研課題33項,目前4篇調研報告獲市領導批示,其中《破解“零上訪”的密碼》《關于我市推進區域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的建議》獲得市委書記李亦博批示。持續開展“黨校干部走一線”活動,組織教職工深入基層一線、田間地頭、市直部門開展調研,形成調研交流材料178篇,為科研咨政工作收集第一手素材。
三是注重協同交流。加強與市直部門的合作交流,與市發改委、市大數據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等單位共同搭建咨政調研平臺,先后組織20余人次實地參與調研;與省委黨??蒲泄芾聿亢蜎Q策咨詢部、市委宣傳部、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政研室、市發改委等多個部門建立聯系,先后組織申報了近20項調研課題,開展5次座談交流會,為教師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源。加強對外交流,參加沿黃九省城市黨校聯盟工作交流會,先后接待開封、曲阜等地市黨校來校交流工作經驗,促進教學科研工作有效提升。
三、深入推進質量立校、從嚴治校,提升黨校辦學治校水平
一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人才招引上持續用力。通過焦作市直單位公開遴選公務員3名,目前已到崗上班。有力有序引進專職教師,計劃通過人才引進、公開招聘等渠道持續引入高學歷高層次人才6名;堅持柔性引才,專兼結合,選聘4名優秀退休教師組建“名師工作室”,動態調整專兼職師資庫。在青年教師培養上持續用力。實施青年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量身制定“一人一規劃”,實施“導師帶徒”,圍繞《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等11個新專題開展新入職教師集中試講活動,幫助青年教師盡快走上主體班講臺。在師資能力培訓上持續用力。定期組織開展說課試講、教學研討會、集體備課等教學活動,以教學活動磨礪教師技能,提升教學水平。先后選派35名市縣教師赴中央黨校、省委黨校、中國人民大學等參加學習培訓,利用線上培訓資源,先后組織黨校教師參加全國黨校系統(高校)教師集體備課會、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師資培訓班、全國社院系統師資培訓班。
二是狠抓學風校風建設。加強教師管理。認真落實黨校(行政學院)工作人員“七不準”要求,強化制度意識,繼續實施學風督查、講義審核、外出授課報備等制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嚴肅講壇紀律,引導教師潛心治學、虔誠問道、悉心育人。加強學員管理。對學員敢抓敢管、嚴抓嚴管,嚴格執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實行《紀律作風建設承諾書》必簽、入學教育課必上、警示教育片必看“三必做”;安排班主任全程跟班聽課,加大對學員的出勤情況、課堂紀律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及時通報,嚴肅處理;通過入學測試、期中考試、結業考試檢驗培訓實際成效,達到以考促學、以考驗學的目的。開展破冰行動、晨誦經典、趣味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活動,豐富學員培訓生活。
三是推進黨校系統建設。加強業務指導。結合全市各縣級黨校實際,制定出臺《2024年度焦作市縣級黨校業務指導工作計劃》,認真落實基本培訓要求,指導基層黨校制定基本培訓方案。完善市委黨校班子成員分包聯系點制度,上半年班子成員及各相關部門到縣級黨校調研10余次,實地發現、協調、幫助解決縣級黨校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推動全市干部教育質量整體提升。強化系統聯動。不斷推進縣級黨校“六統籌”工作,持續抓好“一綱三庫”建設,加快打通市縣黨校教學專題、優秀教師共享使用的渠道。今年以來,學校向各縣級黨校共享優秀教學專題56個,選派優秀教師到縣鄉黨校授課13人次,邀請縣區黨校優秀教師到主體班授課2講,以“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為主題,組織開展全市黨校系統青年干部演講比賽;組織各縣級黨校申報全市黨校系統2024年度重點調研課題27項;組織縣級黨校教師圍繞案例式教學專題開展研討交流4次,參加線上、線下師資培訓班171人次。堅持以評促建。以《2023年焦作市縣級黨校業務工作指導意見》為主要依據,通過實地調研、調閱資料、聽取匯報等方式,對各縣(市)區委黨校開展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工作,及時將考核結果反饋給各縣(市)區委組織部、黨校,并督促整改落實,進一步促進縣級黨校提升辦學治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