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6日,我校組織2024年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進修二班一支部赴新鄉開展以“一心為民當先鋒”為主題的現場教學。支部全體學員通過音像教學、場館教學和現場觀摩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實地察看、聽取講解、現場交流,深入學習改革先鋒吳金印為民奉獻的孺子牛精神,深刻領悟“太行新愚公”張榮鎖為代表的回龍人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回龍精神”。
學員們首先觀看了《榜樣》專題節目,在場館中深入學習了“太行公仆”吳金印的先進事跡。吳金印作為一名貧困村第一書記,扎根鄉鎮基層干部崗位一干50余年,一輩子堅守為民初心、一輩子立志扎根山鄉、一輩子永葆清正本色,把“民生”捧在手上、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帶領群眾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和群眾一起拔起“窮根子”、摘掉“窮帽子”。
現場教學中,學員身臨金門溝造地現場,登唐公山觀看荒山綠化成效,近距離感受唐莊鎮百姓在吳金印“向荒山要耕地,向禿嶺要糧食”的號召下,治山治水、攔河筑壩、修渠打洞、閘溝造田,使從前的石頭山、亂石灘變成了現在的金銀山、產糧田,學員們被他“功成不必在我”的寬廣胸懷、平和心態深深觸動,進一步領會了“心系群眾、扎根基層、苦干實干、與時俱進”的吳金印精神。
在回龍天界山,支部全體學員沿盤山公路徒步而上,重走了當年回龍村民歷經千辛萬苦修筑的蜿蜒8公里、腰纏9座峰梁的絕壁天路,真正體會當年回龍村人民修路時的艱辛和毅力,感受張榮鎖同志帶領群眾,戰天斗地,辟山鑿洞,修道架橋,劈開九座山頭,歷經8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筑起的“生存路、團結路和致富路”的壯舉。當年戰斗在施工工地上的8名共產黨員的英雄事跡更是讓在場的每一位學員深深感受到了“回龍精神”的深刻內涵。
每到一處教學點,支部全體學員都認真看、用心聽、仔細悟,在對標看齊中尋找差距,在學習中互相提高,在交流中凝聚共識,認真思考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與不足,探討今后工作的發展思路和改進措施。學員們紛紛表示,要時時自我勉勵、自我磨礪、自我激勵,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情操和氣節,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