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屆十三次全會指出,當前我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但受疫情災情影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年度目標任務將會更加艱巨。因此,必須全力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做好“六穩”“六?!惫ぷ?。抓發展,必須落實到產業這個根本上。要穩住傳統產業基本盤,聚焦戰略重點壯大新興產業,跨周期謀劃未來產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這為我省未來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戰略重點。
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既是立足當前也是著眼長遠的戰略舉措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產業的狀況直接決定了經濟發展的狀況。一般而言,一流的產業生態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通過合理的產業分工與協作,高效地整合利用市場資源要素,能夠有效地向社會提供一流的商品和服務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開放的、動態的、多維的、網狀的、全球性的產業生態組合體。在其內部,產業布局合理,組織形式多樣,市場主體活躍,要素自由流動,創新活動積極,財富效應良好。所以,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是當前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焦點和戰略舉措。
良好的產業生態是做好“六穩”“六?!惫ぷ鞯幕A和體現。當前,國際形勢十分復雜,疫情防控任務艱巨,自然災害頻發,我省正處于疫情防控、災后重建的關鍵期,“六穩”“六?!惫ぷ餍蝿菀廊粐谰?。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分別低于一季度5.2、5.8、6.8、11.0個百分點。在“六穩”和“六?!敝杏幸粭l“保產業鏈供應鏈——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工作主線,其暗含的邏輯就是要打造形成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保持企業正常投資經營和居民充分就業,從而帶動消費、投資、進出口,實現“六穩”,也為當前打贏“兩場硬仗”提供堅實支撐和發展基礎。
一流的產業生態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和支撐。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國民經濟循環暢通,關鍵在于供給對需求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靈活性。實踐表明,高質量的供給往往來自一流的產業生態。如深圳之所以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其原因在于深圳通過改革開放和不斷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孕育了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創新和創造能力的企業,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物流業、金融業、文化產業等具有很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體系。因此,打造培育一流的產業生態,不但能夠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而且能夠抓住國際產業存量布局調整和新工業革命下新興產業發展的機遇,推進國內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本土化,很好地支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實踐和研究表明,當前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產業的競爭力,而產業競爭又往往表現為產業鏈或集群之間的競爭。如美國硅谷IT產業、日本汽車產業、德國制造業等。目前河南是農業大省、工業大省,但還不是經濟強省,其原因在于產業轉型升級較慢,新產業新經濟新業態占比不高,產業鏈式或集群發展水平不高,現代化產業體系水平較低,沒有形成一流的產業生態。2020年下半年以來,我省制造業增速持續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并繼續下滑,與河南作為制造業大省的角色和建設制造業強省的目標不相匹配。今年上半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速僅為14.4%,居全國第30位。因此,河南建成“四個強省”面臨著嚴峻挑戰,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一流的產業生態。
綜合施策,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
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按照產業發展規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秉持系統觀念和戰略思維,綜合施策,久久為功。
提升產業規劃引領水平,以生態系統理念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一是更新理念,搞好頂層設計。以省“十四五”規劃為引領,按照國際化、高水平、前瞻性的理念,在關鍵技術、重點領域、新興產業、優質企業、質量品牌、數字經濟等方面統籌謀劃,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貫通起來,合理規劃和布局產業。二是突出重點,搞好戰略布局。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現代化提升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發展工程,拓展數字賦能和智能制造覆蓋面,開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試點,完善高能級產業載體體系,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從頂層設計和戰略布局上優化河南未來產業生態。
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項目建設帶動產業發展和升級。項目是載體和抓手。優化產業布局,要堅持一個行業一套方案、一個企業一個方案,具體抓項目、抓具體項目,抓好項目儲備,建好項目庫。一要創新項目生成機制,加強項目儲備轉化。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形成不同項目策源機制和重大項目滾動儲備機制,建立重點項目專班機制,確保重大項目盡快從“規劃圖”到“實景圖”。二要統籌各類項目,以點帶面形成鏈。要統籌抓好創新研發、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各類項目,既要推動節能降耗,嚴控“兩高一?!表椖?,又要著眼未來,大力發展“高精特新”項目。要聚焦主導產業培育一批產業鏈完整、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推動形成“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產業鏈”的良性循環。在招商引資中,要以“三個一批”為抓手,圍繞生物醫藥等10大新興產業鏈、裝備制造等6個戰略支柱產業鏈、5G和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開展市場化招商、專業化招商、點對點招商、產業鏈招商,突出結果導向,讓項目在河南各地順暢落地落實生效,形成生產力,催生新動能。
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增強創新驅動力和產業競爭力。良好的創新生態是集聚創新資源、催生創新成果的溫床,是提升區域整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目前,河南整體創新水平較低,產業競爭力較弱,必須堅持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一是構建一流創新平臺。謀劃建設以國家級實驗室、省級實驗室為引領,企業研發中心為骨干,高??蒲衅脚_為支撐的創新平臺體系,同時強化各創新平臺間的信息互通和配套協作。二是培育引進一流人才。大力支持“雙一流”高校建設,重構人才分類評價激勵體系,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三是形成一流的創新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產學研深度合作,在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上融合發展。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度,完善成果轉化機制、科研活動保障機制,加快建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營商環境也是競爭力。近年來,河南各地營商環境有所改善,但總體水平還不夠高,缺乏競爭力,需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提升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一是大力提升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充分發揮數字金融服務平臺作用,為企業提供更快捷、更便利、更低成本的融資服務,強化企業資金保障;加強供地源頭引導,建立綜合評標的土地出讓機制,強化土地保障。二是著力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充分借鑒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江蘇省“不見面審批”、北京市案件辦理“分調裁一體化平臺”等成功經驗,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優化行政審批程序,著力推進區域總評和聯審聯批,提高涉企司法效率。例如,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著力解決好企業在生存、發展、改革、穩定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三是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健全營商環境評價機制,持續開展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發布評價報告,以評促改促優;建立營商環境評價獎懲機制,全面施行評價結果與年度目標考核績效獎金、評先樹優、領導班子和干部考核“三掛鉤”,激勵各地切實重視營商環境優化。四是提升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在健全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構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及應用生態,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
(作者系河南省委黨校決策咨詢部主任)2021年08月20日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