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一篇光輝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是奉獻給人類文明藝術殿堂的一部反映東方現代文明的歷史文獻。其所探析的黨的事業發展規律和歷史要求,是這篇理論文獻的精華所在。
歷史規律:推進理論創新、密切聯系群眾、勇于自我革命
在黨的事業發展中,“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是黨領導和推進偉大事業的“根本問題”。中國共產黨是依據黨的綱領和章程按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政治信仰,實現共產主義是遠大理想,建設社會主義是堅定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黨在領導和推進自己的偉大事業中,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F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全黨同志一定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決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在百年的奮斗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軌道”、始終密切聯系群眾的“群眾軌道”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黨建軌道”,這是中國共產黨致力于根本問題、不斷取得事業新成就的“三維軌道”。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和理論飛躍,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武器。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一百年來的中國社會發展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固本培元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呈現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啟航第二個百年新征程,我們黨一定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正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密切聯系群眾,黨群甘苦與共、生死與共,共同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干事創業的根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是組織者領航者。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力量之源。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才能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才能克服任何困難,才能無往而不勝。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應對好自身在各個歷史時期面臨的風險考驗,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為了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用勇于自我革命的黨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一百年來,我們黨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旗幟,動員和組織億萬群眾投入偉大事業、探索偉大道路、開展偉大斗爭,靠的就是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理論指導和理論飛躍的“理論軌道”,始終密切聯系群眾的“群眾軌道”,始終勇于自我革命的“黨建軌道”。這是一個立體化合力運行的“三維軌道”,把“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一根本問題置于“三維軌道”內,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為黨和14億人民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創造中國人民幸福新生活和不斷推進自我革命的黨的建設,提供能動的理論指導和方向引領;14億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不斷創造的幸福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磅礴的力量,為黨的理論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素材,為黨的長期執政提供鞏固的群眾基礎,為黨的發展壯大提供新生力量;勇于自我革命的黨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領導,為14億中國人民提供忠實可靠的主心骨和服務者,為中國政治文明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為中國人民和馬克思主義發展提供了一個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生機活力的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一根本問題置于“三維軌道”內科學運轉,產生了一百年的偉大成就,形成了十方面寶貴的歷史經驗,啟航了第二個百年新征程,是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推進事業發展的歷史規律使然。
歷史要求:把握歷史規律,做到“四個必須”
“四個必須”是把握歷史規律,對啟航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歷史要求。
一是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理論升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二是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為偉大的新實踐提供能動的理論指導。新征程上,貫徹黨的創新理論,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三是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推進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大業中,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四是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時刻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科學的管黨治黨興黨強黨方略和全面從嚴治黨舉措,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嚴密黨的組織體系,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決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始終做到難不住、壓不垮、不松懈,持之以恒,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航船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作者: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希賢)